【金融知识普及月】防范洗钱犯罪活动,维护资金财产安全

2022-09-23


抵制“跑分” 远离洗钱

近年来,一些非法网络平台通过自建跑分平台,利用部分风险意识薄弱、群众贪图收益的心理,诱导其出租、出借个人收款码,变相为赌博等网络黑灰产业提供收款服务。

什么是“跑分”?“跑分”是指非法网络平台,利用高额收益为诱饵,诱导群众充值保证金获取相应积分,在非法网络平台利用其个人收款码收取资金,支付一定报酬,账户积分被相应扣减的一系列流程。

所谓跑分,实际上就是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你的二维码收钱。


跑分特点

  • 参与者提供收款二维码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,同时也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缴纳一定的保证金。

  • 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这些收款二维码进行收款。

  • 每当用户收到一笔款项时,对应缴纳的保证金就会相应减少,由此来完成一进一出的“跑分”行为,同时用户会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。


跑分危害

  •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
  • 用户在跑分平台的诱导下,缴纳一定的代理费,若代理商跑路,用户将遭受资金损失。同时在平台大量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,一旦被不法分子收集到,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。
  • 为赌博、欺诈、色情等违法活动洗钱
  • “洗钱”涉及刑事案件,用户制作大量金额不同的收款二维码,用于跑分平台抢单。这些二维码被大量用于赌博、欺诈、色情等违法活动进行收款,其实就是洗钱。
  • 骗取保证金
  • 用户向平台缴纳保证金,保证金充值至平台提供的银行账户,如果平台跑路了,那么充值的保证金将血本无归。
  • 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
  • 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显示,非法支付网络平台不识别接入主体资质,为上游犯罪活动提供支付通道,成为侵害百姓的资金安全的帮凶。




陷阱规避

  •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
  • 不要因为一时图利,随意出租、出借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等信息。更不要将个人身份信息出卖他人使用,保护好个人信息。个人信息保护不当,极易沦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,造成资金财产损失。
  • 注意保护付款码信息
  • 在日常线下购物过程中,要注意保护付款码信息,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付款码暴露在公开场所,以免被他人使用扫码设施扣款,对个人财产造成损失。
  • 注意观察可疑网站或者链接
  • 在购物消费时要注意识别网站的真实性,不要随意打开可疑网站,下载可疑的APP。
  • 不要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请求
  • 在日常乘坐地铁或者休闲散步时,不要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赠礼品的请求,以防止恶意病毒陷阱,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,沦为他人跑分的工具。
  • 适当设置交易限额
  • 大家可以对个人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适当设置交易限额,以保护资金安全,谨慎开通小额免密支付业务。
  • 应当珍惜自己社交账号的使用权
  • 不随意向他人转借收款码,不轻易被网络上的不切实际的高利润所诱惑,参与洗钱等违法违规活动,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和承担法律责任。


返回上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