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案说法|防范洗钱新招数,远离洗钱陷阱!

2025-01-07

新年将至,不少犯罪分子想出了一些洗钱新招,今天就以真实案件为例,提醒各位小伙伴加强防范意识,了解新型洗钱手段,保护自己远离洗钱陷阱!


现金礼物


案件回顾

张某为首的作案团伙盯上了流行的现金礼物,他们以送礼物为由,向鲜花、礼品或者糕点店的老板预约“现金礼物”,用非法资金下单,要求店铺将对应金额的现金放入蛋糕、鲜花等制成所谓的“惊喜”礼物,送到指定地点,最终达到洗钱目的。该团伙先后辗转3省10余县市作案75起,涉案资金高达110万元。

案例分析

犯罪分子以订购“现金蛋糕”“现金花束”为由,将通过诈骗等违法行为获得的赃款转到蛋糕店、花店等账户中,让蛋糕店、花店老板在不知不觉中协助提取现金,犯罪分子再以“收礼人”的身份,拿到“现金礼物”后迅速离开。犯罪分子分工明确,有专人负责回款,其余人员负责开房、驾车、踩点。


各位小伙伴要注意,“现金礼物”虽火,风险却大,除了易成为洗钱分子的“替身”外,如果损坏人民币,还有可能涉及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》。


直播打赏抽奖

案件回顾

不法分子为转移不法资金找到了主播李某等人,提出由其在李某等人的直播间内打赏、刷礼物,李某等人将扣除平台分成后的剩余资金转至指定银行账户,过程中李某等人还可从中收取部分佣金作为报酬。

除李某等人的案件外,还有部分不法分子盯上直播间人气,由主播协助汇聚大量个人账户,搭建“跑分平台”转移资金。

由于打赏金额巨大,在为主播抬高人气和曝光率的同时,主播还能赚取到直播平台的奖励,因此有主播主动联系到不法分子要求参与洗钱,甚至有些主播在直播间公开邀请洗钱。

案例分析

不法分子通过“好处费”、“平台奖励”等多重诱惑,与主播建立合作关系,通过常见的高额直播打赏行为,让违法资金先在直播平台“转一圈”,等结算至主播名下账户后,将资金再以“借款”等名目洗白。


小伙伴们在遇到类似的不当邀请时,应保持清醒的头脑,坚决不做帮助洗钱的“水军”“托儿”,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



小伙伴们一定要保持清醒

千万不能让那些蝇头小利冲昏头脑

不去协助他人转账、取现

不出租、出借、买卖自己的各类金融账户

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利益

筑牢洗钱犯罪防线





素材来源:“常德网警”百家号


返回上级